Dian团队一个让学生找回激情的创新平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2-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与过去相比,2008年对于华中科大电信系刘玉教授来说,并无二致:每天不是从事日常教学,就是带领“童子军”开展业余科研。

  但是,在她过去24年的教坛生涯里,2008年又是最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秋天,学校新建启明学院,启动了优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刘玉被委任为启明学院副院长,其苦心经营的Dian团队成为首批进入启明学院的创新团队。

  至此,Dian团队不仅由“地下”转入“地上”,而且有了校方颁发的正式“身份证”。

  其实,Dian团队的出世纯属机缘巧合。2001年,刘玉在大学讲台上默默耕耘了17个春秋。多年来,虽然教学效果不错,但她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一直平淡无奇。于是,她决定在学生培养方式上作点尝试。

  能否将一些小课题交给本科生做?如果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课题,岂不是也能培养学生?

  就这样,一个面向全校招聘本科生开展课外科研的计划,在刘玉心头萌生。当年12月,刘玉的“门生”招揽公告在校内传开。一些有兴趣的学生纷纷报名。

  至今,刘玉仍庆幸自己当初的这个决定。因为,3名投入门下的本科生,编写出2万多行的软件代码,圆满完成了课题。这使刘玉生出无限感慨:本科生并不缺乏科研能力,他们缺的,只是机会和创新环境!

  2002年3月,刘玉在网上开辟了一个名为“Dian”的科研论坛。随后,团队逐步向实体的团队转型,并被赋予了一个颇具学术味的名字:基于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孵化站。

  起初,刘玉将目光锁定在与企业的项目合作上。然而,现实比想象中更艰难:团队争取到的项目经费仅有2万元,而实际开支超过3万元。无奈之下,刘玉拿出7万元的个人积蓄,维持团队运转。

  艰难的起步磨炼了队员的心性,也让他们倍加珍惜眼前的每次机会。虽然第一个研究项目——“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密方法研究”的经费仅3.5万元,但培养了三代队员,取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在权威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

  和刘玉最初的设想一样,团队在与企业合作中,队员们的思维方式有了根本转变。电信系学生雷诚加入团队前参加过一些科技创新活动,自认为基础不错,但刚接触实际项目后,就感到压力很大。雷诚说,跟企业合作,客户都明确要求,产品须在市场中经过产品化检验后,项目才算最终结题。压力和兴趣驱使队员们一有闲暇就聚在一起探究。

  2007年11月29日,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队员陈少明、陈建武等4名本科生设计的“多通道超声波无损检测系统”捧得特等奖,并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后来,该装置为合作方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团队还以社会需求和学科前沿为参照向学校等有关部门申请创新基金项目。2006年团队申请的11个“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前沿性的就占50%;校外科研经费从最初的5万元,增至2008年的156万元,单项经费达74万元;在已完成的60多个项目中,面向企业需求的近50项。

  科研的大获成功,带动了创新人才培养。6年前,团队仅有5名队员;如今,在校正式队员达90余人,预备队员40余人,其中本科生超过80%;团队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权威及核心期刊上的论文20多篇,还有两名本科生走出国门参加国际会议;申请发明专利、国防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项。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博采众家之长,是Dian团队保持旺盛创新力的窍门。由于长期指导他们的几位教师精力有限,团队于是推行开放式的导师制,让队员通过E-mail、QQ或MSN和电话等手段向同行请教。这样,团队的技术顾问遍布海内外。对此,队员们自豪地说:“再难的问题,我们都能从世界找到应答。”

  朋辈激励和优势互补,是Dian团队走向成功的又一秘诀。在团队内部,有一个惯例:优秀的老队员担任新队员的“教练”。这种做法后来被专家称为“导生制”。

  在运行上,由于Dian团队是一个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师资不足,因此团队尤其注重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项目组长不仅享有任务分配权,还有人事调配权,甚至财权。当发现知识不够用时,项目组长就依据队员的兴趣差异,组织“读书班”,让大家分头消化不同技术资料,然后相互授课,互相学习。

  在人才培养上,除了训练队员的专业技能,队员道德教育也是团队工作的重点。其中,“树枝教育”颇为知名。2004年的一个

  秋夜,大风吹落的枯枝败叶满地都是,刘玉和队员们开完例会回家。队员杨威跟在十多个队员后面,轻轻跳过横在路上的一根大树枝。见此情景,刘玉立即叫停所有队员,要求杨威把树枝搬开,并批评他说:你只管自己,怎么不想想后来人可能被绊倒?

  挪开树枝后,杨威委屈地说:“我并非自私,也不是怕苦怕累,只是以前没人告诉我:遇到这样的事情,要为后来人考虑……”

  “树枝事件”之后,刘玉觉得,在教会学生知识、技术的同时,更要用鲜活的事例告知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责任、爱心和宽容。

  2006年冬,中科院岩土所的科研人员对Dian团队的无线通讯项目进行现场测试。寒风中,队员孙静超悄悄自费买了两杯热腾腾的咖啡,送到测试人员手上。这让刘玉颇感欣慰:当年的“树枝教育”已在学生心里扎根。

  6年过去。从这个团队走出的队员,已相继走入社会:有的被保送到海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有的进入微软、思科、朗讯、中兴、百度、阿里巴巴、华为、大唐、普天等知名企业工作。

  2006年,团队翻开了新的一页。刘玉等人申报的湖北省教改基金项目“基于项目的信息大类专业教育试点班组建”获准立项,一个20人的本科生班——“种子班”不仅首次有了独立的班级建制,而且学校还为其量身订制了一套特别方案:每年从全校信息类的优秀本科生以及Dian团队中遴选符合条件的队员,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单列,50%以上的教学内容是实践。